文/蔡宏明


閻啟明,1931年生,四川成都人,戲劇學校出身,1949年隨軍隊從上海來到台灣,在金門擔任榮民隊少尉排長,1954年因為九三砲戰所屬部隊由陸軍改編成海軍。閻啟明不滿當時政府施政,在榮團會中與人意見不合,發生衝突,從此被特務盯上,暗中監視。1956年3月,閻啟明有一本「匪書」《國魂》被特務搜出,又被發現他在政治教材選輯封面裡以鋼筆書寫辱罵蔣介石的文字,而遭逮捕,當年10月被以「為匪宣傳」判刑8年。閻啟明先被關在新店軍人監獄,1958年移送綠島。閻啟明坐監期間,一直負責康樂隊活動,在軍監屬於外役,可四處走動,瞭解很多黑牢秘辛。在綠島期間,閻啟明派在康樂室,除了政治洗腦課程,不必參加勞動,專辦每月一次的晚會,日子在排戲、教舞、表演中度過。閻啟明於1965年開釋,因為「匪諜」的標籤謀職不易,曾教過舞,做過清潔工、打石工,最後到工研院擔任工友,直到65歲退休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盧慶秀,1926年5月18日生於屏東萬丹,日治時期就讀高等無線電學校,戰後到台灣鋼礦公司任職,定居台北。年輕時受到叔父民族思想影響而不滿日本殖民統治,戰後以為台灣終於要回歸祖國,卻在台北目睹二二八事件經過,對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也頗感失望。當時,認識台大醫學院的許強,開始接觸左派思潮書刊,認為社會主義是解救貧苦百姓的好主張,因此也介紹周遭朋友閱讀。後來許強涉「省工委會案」遭到槍決,國民黨特務清查許強的人脈關係時,發現盧慶秀與許強往來密切,便於1951年2月13日將他逮捕。盧慶秀在特務機關遭到刑求,因沒參與省工委會組織,只承認閱讀左派書刊,他承受不了特務一再酷刑逼供,只好列出借閱書刊的朋友名單,因而有11人受到牽連。特務機關為了向上級邀功,便羅織盧慶秀等人屬於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」。1953年5月24日,盧慶秀被以「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」判處無期徒刑。1976年獲減刑出獄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盧兆麟,1929年生於台灣彰化。他在就讀師範學院(後改制為師範大學)教育系時,因為關心社會主義兩次被捕,第一次是1949年「四六事件」參與抵抗被捕,一星期後釋放;第二次是1950年他閱讀的左派書刊,被高中同學借給軍中朋友閱讀,在學校教室門口被捕。盧兆麟第二次被捕,遭到慘無人道的刑求,羅織「為叛徒搜集關於軍事上之秘密」的罪名,判無期徒刑。盧兆麟被關押過軍法處、內湖新生總隊、綠島新生訓導處、泰源監獄、綠洲山莊。在綠島期間,被指派辦理康樂活動、運動會,也擔任過伙委。在泰源監獄時,投稿風氣很盛,盧兆麟曾幫大同公司《協志叢書》翻譯,稿費兩萬,創下當時最高紀錄。蔣介石過世後,盧兆麟獲得減刑出獄,坐牢25年。出獄後盧兆麟考取國泰人壽日文翻譯,負責保險教育和資訊工作,編輯企業通訊。國泰信託解散後,盧兆麟與友人共同經營出版社。解嚴後他組織「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」,推動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平反及賠償事宜,貢獻極大。2008年2月28日,盧兆麟在台北馬場町刑場舊址,為年輕人講解白色恐怖歷史時,心臟病猝發,隔天凌晨與世長辭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 

蔡寬裕,原名莊寬裕,1933年生於台北市,大戰期間隨家人遷居台中,戰後就讀台中商職,大學就讀東吳大學,為第一屆經濟系學生。1957年發生劉自然事件,5月24日抗議民眾翻牆進入美國大使館,砸毀使館汽車、家具,燒毀文件,毆打使館人員,撕破美國國旗。在該事件中,情治人員懷疑蔡寬裕鼓動同學罷課,將之拘押六個多月,才予釋放。大學畢業後,蔡寬裕於台中商職擔任老師,到日本短期進修,接觸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廖文毅,返台後應聘擔任台中市新生商職代理校長。他與友人討論台灣獨立問題時,主張響應廖文毅,因李森榮曾在紙張書寫「獻身解放台灣民族獨立運動」,蔡寬裕受到牽連,於1962年被捕,判刑10年。1964年蔡寬裕移監泰源監獄,調醫務室服務,1970年「泰源事件」當中,原計畫蔡寬裕負責打開大門接應。計畫失敗,蔡寬裕雖逃過一劫,卻於刑滿後又延訓3年。蔡寬裕1974年出獄後,與難友合股於大里經營鞋廠,1977年結束鞋廠業務,到台北經營貿易公司。解嚴後,致力推動為泰源事件犧牲的烈士建碑。曾任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秘書長等職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蔡瑞月是台灣現代舞先驅,1937年赴日本研習現代舞,1945年畢業於日本石井綠舞蹈研究所,大戰期間曾隨舞蹈團在東南亞及日本各大城市表演。戰後返回台灣,1947年於台北中山堂表演,轟動一時,後與中國籍詩人雷石榆結婚。1949年雷被以匪諜罪名驅逐出境,蔡瑞月亦遭逮捕,監禁綠島長達三年。蔡瑞月開釋後,開設「中華舞蹈社」推廣現代舞,1953年創立「蔡瑞月舞蹈研究社」在台灣重要城市共開設七所舞蹈分校,培養一般民眾對舞蹈的興趣與正確認識。另一方面,蔡瑞月也不斷創作、演出,但因政治問題,國民黨禁止其出國表演。1983年蔡瑞月移居澳洲,2001年返國定居,2005年病逝台北。她當年創辦的中華舞蹈攝目前是台北市市定古蹟,由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蔡焜霖,1930年生於台中清水,在清水讀小學,後考入台中一中。二次大戰期間,蔡焜霖就讀三年級時,被日本政府徵召當「娃娃兵」,不到一年日本投降。戰後學校改制,蔡焜霖才開始學國語,翌年以第二名成績畢業於初中部,隨即被派到淡水參加夏令營,並無條件保送高中部。蔡焜霖是在校成績優異,又擔任班長,一位老師便叫他參加讀書會。高中畢業後,台灣經濟衰退使得父親生意變差,蔡焜霖便放棄考大學,進入鎮公所任事務員。1950年的某一天,特務突然到蔡焜霖家中將他逮捕,因為有讀書會的同學曾散發「共匪傳單」被捕,供出讀書會名單。蔡焜霖連傳單都沒看過,卻被電擊、拷問,兩個月後被判刑10年。蔡焜霖後來被移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,他敦厚、善良、無爭的個性,贏得難友的友誼,也利用失去自由的時光精進學識。蔡焜霖於1960年出獄,回到家才知道父親在他坐監期間已經過世,十分自責,傷心哭倒在地。憑著優異的日文、英文造詣,他先在《金融徵信新聞報》擔任編輯,不到半年雜誌社老闆涉嫌恐嚇詐欺,蔡焜霖只好另謀他職。他幫寶石出版社翻譯日本漫畫,1962年與青梅竹馬的老師女兒結婚,經過丈人的介紹到東方出版社擔任《東方少年》編輯。不久《東方少年》停刊改組成文昌出版社,專門出版少年讀物及漫畫的文昌出版社。後來國立編譯館要審查漫畫,經營就變得很困難。蔡焜霖在文昌出版社期間,考取剛由師範學校改制的師專,但教育部取消他的資格,因為他有政治犯前科。一心一意想升學的蔡焜霖改投考淡江文理學院(後改制為淡江大學)西洋文學系法文組夜間部。第二年,進入國華廣告擔任文案撰寫。1966年創辦《王子雜誌半月刊》每期發行量高達5萬本,1968年蔡焜霖從報紙得知台東的紅葉少棒隊贏得台東縣冠軍,卻沒有經費到台北參加全國的決賽。他寫信給紅葉國小校長,表示願意協助小朋友到台北參賽。他動員《王子雜誌社》的同仁,開車到台東接紅葉少棒隊的小朋友,找到西門町的一家旅社老闆贊助,收取便宜的住宿費用。紅葉少棒隊的山地小孩衣服破破爛爛,打赤腳,打球卻打得很好,終於獲得全國冠軍。紅葉少棒隊後來又打敗日本最富盛名的調布隊及和歌山隊,掀起台灣棒球運動的熱潮,揚名國際,蔡焜霖的《王子雜誌》是幕後重要的推手。1969年,因為財務管理欠佳,《王子》結束營業,蔡焜霖考入國泰人壽教育中心,從此在國泰機構裡歷練過國泰建業廣告、國泰美術館館長、董事長及副董事長秘書、百科文化事業《儂儂月刊》總編輯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蔡財源,1940年生於高雄市人。他和施明德是小學、初中同學,兩人常討論台灣獨立問題,於是組織「亞細亞同盟」,且約定考入軍校,以便在軍中發展組織。1959年「亞細亞同盟」與陳三興創組的「台灣自治同盟」合併,更名「台灣獨立聯盟」。1962年「台灣獨立聯盟」被當局偵破,蔡財源被捕(當時為陸軍官校33期學生),被判刑12年。蔡財源被關押在景美看守所時,兩度與謝聰敏合作,手抄獄中蒐集到的政治受難者共四百多人的名單,透過其他受難者調外役的機會,偷偷傳遞到海外並在媒體刊登,打破國民黨政府對國際宣稱「台灣沒有政治犯」的謊言。這份名單也成為國際救援組織援救的依據。政治犯名單曝光,蔡財源受到情治單位報復,在獨居房中遭到毒打、插針、電擊等酷刑,造成脊椎受損,坐骨神經長年受傷。1977年出獄成立「政治受難者聯誼會」,之後參與民進黨創黨與公職選舉,也投入宗教活動,擔任高雄市三鳳宮的總幹事與董事長等職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蔡金鏗,1935/1/10生,台北市人。1958年震驚海內外的「雷震案」,使蔡金鏗開始關注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問題,所以1960年與廖啟川認識,兩人便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。廖啟川在1955年曾競選南投縣縣長,他的反國民黨言論得到選民共鳴,卻因國民黨作票而落選。蔡金鏗與廖討論台灣政治問題,廖主張獨立,蔡指出必須要靠武力推翻國民黨統治,兩人達成共識。蔡金鏗後來又介紹擅長文宣的孫秋源和廖認識,廖乃邀集幾位志同道合的人共謀革命計畫,分派籌募資金、宣傳、組織敢死隊、吸收軍中成員等工作。當時雲林的蘇東啟也有意武裝革命,經孫秋源串連,兩組人馬計畫配合起義,南北響應。1961年9月17日廖啟川與孫秋源分別被警總逮捕,兩人禁不起嚴刑拷問,供出組織成員,蔡金鏗被判刑8年。蔡金鏗於1969年刑滿出獄,復於1970年被當局懷疑涉及美國花旗銀行、台南美國新聞處兩起爆炸案,再次被捕,關了185天後無罪釋放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歐陽文,1914年生於嘉義市,涉「省工委高鈺鐺等案」,1950/5/31被捕當時為台南市永福國民學校教員,1950/9/11被以「參加叛亂之組織」判刑12年。

歐陽文自小即展現繪畫天分,立志當畫家,遭家人反對,在日本早稻田文科就讀時,仍利用機會習畫,返台後跟陳澄波學習油畫,成為入室弟子。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被嘉義鄉親推為和平使者,卻被國民軍誣指叛亂,在嘉義車站槍決示眾,年輕的歐陽文目睹這一切,決心反抗腐敗的政權。1950年他被羅織參加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相關組織,坐了12年的政治黑牢。歐陽文於1951年5月17日被移送綠島,當時綠島人習慣裸露上身,出嫁後的女人夏天也袒胸露乳,歐陽文被指派擔任攝影,有一次蔣經國視察綠島,他利用隨從拍照的機會,偷偷紀錄,暗中保存,開釋時夾帶回家,留下了綠島裸身風俗的珍貴紀錄。入獄前歐陽文就是很活躍的美術家,曾連續三年入選「台灣省美展」,早年油畫受陳澄波影響,風景畫用色濃烈而沈鬱,筆觸粗獷。出獄後因特務監視,又為生活所迫,停止創作,解嚴後才又重拾畫筆。歐陽文晚期作品,很多反映政治受難經驗,透過象徵手法,呈現積極追求自由、幸福的意志,受收藏家及美術館珍藏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/蔡宏明


劉炳煌,1939年生於嘉義縣民雄鄉頂崙村,家裡務農,1960年高中畢業後,投考警校49期,半年後派赴服務,不久即離職,考入當時剛改制的台北師專就讀。讀師專時他認識了來自宜蘭的陳泉福,兩人經常談論政治、批評政府。嘉義長大的劉炳煌對二二八事件印象極為深刻,認為外省人欺凌台灣人,造成民間普遍失業。師專畢業後劉炳煌擔任國小老師,經陳泉福的介紹認識黃禎義等人,經常討論社會改革問題,認為應該改革經濟,讓台灣人民幸福,於是構想成立「台灣大眾幸福黨」。後來劉炳煌考入台北醫學院夜間部,白天教書上課、晚上上課,已無暇參與。1967年當局利用臥底者構陷,先後逮捕「台灣大眾幸福黨」成員,劉炳煌受牽連於1968年被捕,判刑10年。1975年劉炳煌減刑出獄,在同窗好友的資助下,完成醫學院學業,並考取藥劑師執照,開設藥局營生。不久,因李水泉、田媽媽(孟淑)的介紹,劉炳煌認識謝聰敏的妹妹—謝秀美。謝秀美在國小教書,也認識與劉炳煌同案的簡金本,謝聰敏被捕時,謝秀美千方百計突破特務的阻擾,透過媒體救援兄長,後來又積極參與救援政治犯及民主運動,貢獻良多。瞭解政治受難者的理想,加上緣分一到,劉謝兩人終於結成連理,傳為美談。


ieu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